2.【李克强:应扩大有效投资 合理加大减税力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注重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打好组合拳,找准平衡点,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市场预期。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合理加大减税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尤其是中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李克强要求,要把创新摆在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全文)
3.【两市融资余额六连升 创8月26日以来最高】截至11月1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6928.4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0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422.88亿元,增加71亿元;两市合计11351.37亿元,增加211.03亿元。
4.【大金融监管猜想:或专设机构防系统性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有可能被纳入考虑的方案之一是,设立更高层面上的混业监管部门,比如“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而该机构的首要职责或将包括统领、协调各条线金融监管部门,监测交叉性金融风险,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5.【高盛:预计中国明年三、四月份实施深港通】高盛分析师刘劲津称,预计中国将在明年三、四月份期间开始实施深港通,以便在明年6月MSCI讨论是否将A股纳入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前做好准备。以此推断,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中国将宣布深港通计划。预计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可能性较高,预计对股市不会有太大影响。
6.【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AH股溢价扩大了约40%】上证综指已从今年低点大涨了24%,据外媒汇总的数据显示,内地上市股票相对于其H股的平均溢价扩大到127%。按照市值加权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显示,A股溢价幅度为41%,远高于17%的历史均值。
7.【上交所战略新兴板方案初拟:优先主板排队企业】一份研讨方案显示,战略新兴板将在证券法颁布后与注册制同步推出,预计时间为明年上半年,且上市公司会优先在主板排队的公司中挑选。其中,战略新兴板上市条件也逐步浮出水面,方案设置了四套评判标准。
8.【17只中概股或将被纳入MSCI指数】据道琼斯报道,11月12日,MSCI将首次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MSCI研究部估算将有17只中概股被纳入指数,“近期将推动资金进入这些股票”。
9.【证监会本周对恒生、铭创、同花顺举行处罚听证】证监会在本周初(11月9日到11日)安排了对同花顺、恒生、铭创三家场外配资软件提供商的行政处罚听证会。听证过程中,证监会调查人员基本上在宣读处罚结果,并未就企业提出的不合法理之处进行辩论。
10.【余永定:中国应转向定向财政宽松政策】前中国央行顾问余永定撰文指出,中国应当转向定向财政宽松政策,以防止债务紧缩引起的经济“硬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