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指3100点关口震荡收涨深成指创六连阳】上证收报3108.1点,上涨0.13%,成交额2120.5亿元;本周累计上涨1.88%。深成指收报10872.71点,下跌0.06%,成交额3245.3亿元。创业板收报2204.56点,上涨0.13%,成交额820亿元。
2.【发改委:不能把完成去产能任务的时间节点集中在年底】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前期,有些企业有认识的误区或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今年的去产能任务只要在年底完成,把时间节点放在四季度或者12月份,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引导,要求去产能任务不能集中在年底完成,因为去产能有很多任务要完成,都需要时间。
3.【商务部:部分外贸企业融资成本是发达国家3至5倍】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当前,我国外贸环节不合理收费仍然存在,部分港口航运公司收费依然居高不下;融资贵难没有根本缓解,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多为10%至15%,是发达国家的3至5倍;贸易便利化水平仍需提高;出口秩序仍然有待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加工贸易差异化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新业态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4.【央行官员: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季家友表示,对跨市场、交叉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从单个业务阶段来说是合规的,风险不大,但是整个串联起来则可能存在风险。对这类业务的监管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是应该实行“穿透性”原则,对整个行业进行监管,逐步改变“谁的孩子谁养”的传统观念,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监管自由主义,实行功能监管。
5.【经济参考报头版评论:金融创新应以实体经济为纲】智能投顾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尚属在具备基本监管环境下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仍然有着种种政策和市场风险。而对那些风险更加隐秘的创新产品,除了必要的政策监管,有关部门还必须时刻关注其是否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而自我膨胀,一旦出现这个苗头必须立刻喊停,因为这将最终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金融创新也好,传统金融手段也好,必须是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6.【中证报:货币政策放松的压力和概率在加】中证报评论称,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内外部约束依然存在,但有所减轻,且经济托底需求在上升,积极财政透支后或需货币政策补位,货币政策放松的压力和概率在加大,未来实施降准的概率仍大于降息。
7.【财新:招商上半年新增贷款中房贷占近57%】上半年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069.45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156.79亿元,增幅达23.55%。这一投放额度,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房贷投放额1699亿元。相较于同一时期,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了2013亿元。这意味着房贷贡献了近57%的新增贷款。
8.【红杉、滚雪球、创势翔等73家私募被证监会处罚】73家私募机构因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包括红杉资本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福建滚雪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创势翔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私募机构。唯一被采取措施的个人是: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飞。
9.【外媒:中投正与巴西淡水河谷洽谈铁矿石长期采购协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中国主权基金中投公司牵头的中资财团正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洽谈铁矿石大宗长期采购协议。此次采购涉及的铁矿石供货期可能长达30年。淡水河谷可能获得高达90亿美元的现金预付款。知情人士均表示,上述谈判尚在进行中,最终能否达成存在变数。
.............................................